育栋联双翼,功成待今朝。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经咨询”)围绕校企合作主题,举行专题交流会议。此次会议既是对双方既有合作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协同发展的精准规划,为构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校企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经咨询董事长黄志挺、总经理项兵、副总咨询师李玉杰、投融资&战略研究部负责人阎佳熹、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廖先洁、经营部负责人何旭钟,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钱天国、党委委员、副校长沈自力、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胡吕平、宣传部副部长陈思思等双方代表出席会议,共话合作蓝图。
一、开场致辞:
以初心锚定合作方向
会议由建经咨询总经理项兵主持。他以“双向赋能”为关键词致欢迎词,强调建经咨询始终将校企合作视为“人才战略的核心环节”,对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长期以来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并逐一介绍了双方参会人员——校方9位参会代表涵盖校领导、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企业8位参会代表则覆盖战略规划、人力资源、业务运营等核心板块,为深度交流奠定了人员基础。
(一)企业发声:
以“六化战略”为基,构建校企协同新格局
建经咨询董事长黄志挺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企业发展战略与校企合作理念。他介绍道,建经咨询自2003年创立以来,依托“规模化、数智化、国际化、规范化、生态化、人文化”六大战略,已从单一造价咨询机构成长为全国性、综合性、国际化工程咨询集团,目前稳居全国工程造价行业第十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引擎。”黄志挺董事长特别强调,公司通过博士后工作站、高校合作网络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已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形成深度联动。谈及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合作,他重点提及2023年6月联合启动的“雏鹰训练营”:该项目共培养115名学子,成果在所有合作高校中位居前列,其中优秀学员已入职建经咨询,成为技术骨干储备力量。
未来,公司将以“复合型能力培养”为核心,共建“双战融合”机制——让企业骨干与高校教师双向挂职,共享专家库资源,在科研攻关、咨询服务、党建文化等领域实现全方位合作。黄志挺董事长表示,双方的合作目标是打造“学生成长有平台、学校发展有支撑、企业壮大有储备”的三方共赢模式,树立新时代校企合作标杆。
(二)校方分享:
以特色优势助力行业人才培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钱天国在发言中,清晰勾勒出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合作诉求。作为浙江省唯一以水利水电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该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领域成果显著,正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
“校企合作是破解就业难题、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路径。”钱天国书记直指当前高等教育痛点,强调建经咨询作为行业龙头的实践经验与前沿理念,对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他提出,希望通过深度合作实现“双向赋能”:一方面依托企业项目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发挥学校科研与师资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二、合作规划:
以多维联动绘制协同发展蓝图
在合作交流环节,双方围绕“资源互补、场景融合、成果转化”核心目标,就实训基地、科研合作等方向达成基本共识。
(一)实训基地:
构建“校园-职场”过渡桥梁
计划共建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将成为校企合作的“实体载体”。建经咨询将开放数字化造价实验室等资源,提供从项目立项到后期评估的全流程实践场景;建经咨询导师负责实训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通过“导师带教+项目实操”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算量计价、合同管理等核心技能,预计可将学生职场适应期从1-3年缩短至3-6个月,显著提升就业质量。
(二)科研与资源共享:
激活协同创新动能
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计划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聚焦“绿色低碳工程咨询”“水利项目数字化管理”等前沿领域,企业提供项目数据,学校投入科研团队攻关,形成“问题从实践中来、成果到实践中去”的闭环。
资源共享层面,将建立“校企专家库”,实现师资、技术、信息等资源互通:企业资深工程师参与学校毕业设计指导,学校教授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通过科研协同与资源互通,双方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既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也为学校人才培养拓宽实践路径,实现校企发展同频共振。
建经咨询董事长黄志挺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发现了更多的合作空间。公司将尽快成立专项工作组,推动共享课程开发、实训基地挂牌等首批项目落地,确保合作从“共识”走向“实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钱天国同样表示,学校将把与建经咨询的合作纳入产教融合重点项目,协调各部门资源全力推进,期待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打造“水利水电行业校企合作标杆”。此次座谈的成果,不仅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清晰指引,更将为水利水电、工程咨询行业培育更多“懂技术、善实践、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三、结语
协同铺锦路,润物自春苗。此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建经咨询的深度合作座谈,不仅是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对国家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战略的积极响应与生动实践。近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一系列教育政策,为校企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中《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办法》则通过“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激励政策,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而双方此次达成的共享课程、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合作规划,正是对这些政策要求的精准落地,是将“政策文本”转化为“实践行动”的鲜活案例。
从教育强国战略视角看,这种“校企协同”模式直击当前教育领域的核心命题——如何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痛点。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作为水利特色高校,其“实战导向”的专业建设与建经咨询“数智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形成天然契合,双方共建的“双战融合”机制(企业骨干与高校教师双向挂职)、“订单式培养”模式,既让高校教育更贴近产业“脉搏”,又让企业人才储备更具“前瞻性”,这正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具体实践。
从人才强国战略维度考量,合作的价值更显深远。当前,工程咨询行业正经历数字化转型、绿色升级的深刻变革,对“懂技术、善实践、通国际”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双方聚焦的数字造价、智能工程管理、绿色低碳工程咨询等培养方向,精准对接行业转型需求,而雏鹰训练营等载体,则为人才成长搭建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快速通道。这种按需育才的模式,不仅为企业输送了技术骨干,更响应了国家“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的战略号召,为工程咨询行业培育了“新质生产力”。
展望未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持续赋能下,双方的合作必将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从培育“水利+数字”特色人才,到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工程人才需求,这场校企协同将不仅成为浙江教育界与工程咨询行业的合作标杆,更将为全国校企合作改革提供“实践参考”,为推动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落地注入“基层动力”。正如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产业强,双方的携手共进,终将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行业升级的征程中,书写“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介
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是集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造价咨询、招标策划服务、国际工程咨询、工程法律咨询于一体的综合型咨询公司。公司具备建筑设计甲级、工程造价咨询甲级、工程咨询专业资信甲级、监理甲级等资质,拥有“对外援助项目”咨询服务资格,获授“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在职员工近700人,在全国设有18家省级分公司,下设浙江建经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
业务覆盖投融资与战略研究、建筑设计、全过程投资控制、招标合约管理、法律咨询,以及数智化监理巡检、EPC项目服务、绩效服务管理、专项债券咨询等特色业务。国际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完成海外项目1470个,涉及124个国家与地区。公司主编《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2017版),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行业标准编制,并设立无障碍环境建设全过程咨询中心,与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合作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建经咨询将以“建功立业、经世济民”为使命,凭借全产业链咨询服务能力与国际化布局,持续为客户与员工创造更独特的价值,助力国家战略与行业发展。
浙江省水利水电学院简介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内唯一的水利水电特色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学校专业设置丰富多元,开设43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37个。学校秉承“博学求实”之校训,践行“自强、务实、尚德、求真”之精神,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有特色发展。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勇担科技创新与服务使命,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水利+”“+水利”特色方向,大力培育学科特色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深入开展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构建“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特色育人体系,建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教育基地、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等重要平台,并入选世界水理事会会员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教育基地。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牵头建设“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开展国际本硕联合培养,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开展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共建“丝路学院”。学校正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全面建设水利水电特色优势突出、工科基础雄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