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经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骨干团队 资质荣誉
数字中心 法律咨询 建经设计 研究中心 建经产学研 援外咨询
建经新闻 党建廉洁 社会公益
设计咨询 投资咨询 招标代理 造价咨询 全过程咨询 工程监理 国际咨询
房建工程 公路工程 市政公用 轨道交通 机场建设 水利工程 能源项目 水运工程 双碳咨询
招标公告 中标公示
业务咨询 人才招聘
建经动态

建经动态

JIANJING DYNAMIC

建经新闻 党建廉洁 社会公益
建经动态 | 轮扁斫轮传绝技,校企联袂育英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与建经咨询校企合作签约活动纪实
时间:2025-08-01

育才如圃勤耕耘,授业若川常奔流。在国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战略背景下,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部提出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为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8日在上海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活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范志忠,党委委员、副校长银花,党委委员、副校长刘阳,党政办公室主任刘永清,发展合作处处长兼校友办公室主任马宇祥,建设工程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冯研,建设工程管理学院工程造价教研室副主任马悦一行,与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挺、顾问何辉、常务副总经理伍亨宇、顾问李斌、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兼董事长助理吴李权、风控审计部负责人韩楚、友康设计院院长任廷柱、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朱灵增、律师事务所主任曹冬柳、副总咨询师李玉杰、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廖先洁等共同出席本次会议。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09.png

一、企业介绍:

综合型咨询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蓝图与实力底蕴

(一)综合型业务布局与行业地位

建经咨询上海分公司负责人朱灵增首先全面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与核心优势。建经咨询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涵盖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造价咨询、法律咨询等多领域的综合型咨询企业。公司业务版图已覆盖全国,设有18家省级分公司及3家子公司,形成了“设计+咨询+法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平台,可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咨询服务。目前在行业内排名全国第十位,在职员工近700人

(二)国际化业务拓展与战略响应

国际业务是公司的一大亮点。2015年,公司取得商务部对外援助项目实施资格后开启国际化转型,成立国际业务部;截至去年年底,已完成海外项目1470多个,覆盖124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这一基础,公司深度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服务领域涵盖外援项目、国际咨询项目及境外投资项目等。同时,公司在投融资和战略研究、建筑设计、全过程投资控制、招标合约管理、法律咨询等板块均具备核心优势。

(三)技术研发与特色领域深耕

技术与服务创新方面,公司汇聚了造价工程师、投资咨询师、建造师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自主研发项目管理平台、数字化平台等工具,实现项目高效协作进度精准管控;此外,公司在国际园区投融资绩效评价、双碳咨询、专项债务咨询等特色领域表现突出,还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全过程咨询中心。这些技术研发与特色领域的深耕,既为客户提供了覆盖全流程的精准解决方案,也推动公司在工程咨询数字化转型细分领域创新中持续领跑,进一步巩固了行业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理念与合作基础

企业文化方面,公司以“为客户和员工创造更独特的价值”为核心价值观,秉持“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企业使命,在董事长提出的“规模化、数智化、国际化、规范化、人文化、生态化”六化战略指引下,致力于“打造全球卓越咨询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建经公司与内蒙古域内、域外业务渊源深厚,此前已在当地参与完成了乌海市中医院、通辽市医学院实训教学楼等多个项目,还参与过蒙古国的污水处理、应急救护等培训班,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19.jpg

二、校方介绍:

创建三院联动育人模式,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范志忠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学校已有 69年办学历史,办学初期,大批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学子赴内蒙古援建该校,培养了大批扎根边疆建设人才。目前,学校已成为全国第一所公办建筑类职业技术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职业本科院校;69年来,学校秉持“励学力行,善建筑成”的校训,坚守职业教育本色,累计培养近9万名毕业生,成为区域建筑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


未来,学校将全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型应用实践大学。通过校企、师生共同创新、创造、创业、创富,提升职业教育自我发展能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24.jpg

三、领导发言:

共话合作初心,擘画发展蓝图

(一)党委书记范志忠发言

范志忠书记在发言中强调,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他指出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产教融合,学校69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内蒙古建筑行业的中坚力量。


针对未来合作,范书记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借鉴企业先进的员工培训体系,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项目实践融合;在科研创新方面,联合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造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社会服务方面,共同参与内蒙古地区的重大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他表示,学校将以最大的诚意和务实的举措,推动双方合作落地见效,实现“校企双赢、共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30.jpg

(二)董事长黄志挺发言


黄志挺董事长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感慨道,此次相聚既是缘分的延续,更是校企携手同行的新起点。回顾建经咨询内蒙古的深厚渊源,从乌海市中医院、通辽市医学院实训教学楼等项目的成功落地,到参与蒙古博污水处理、应急救护等培训班的实践,公司始终深切感受着这片土地对专业人才的渴求,也见证着当地建筑行业的蓬勃生机,这些都为今天的深度合作筑牢了根基。


他强调建经咨询自成立以来,便始终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业务,到深耕国内市场构建全流程咨询服务体系,再到聚焦双碳、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探索创新,企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对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而职业教育作为连接人才与产业关键纽带,正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建筑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既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谈及合作,黄志挺董事长明确表示建经咨询将秉持“长期主义”理念,着眼于人才培养行业发展长远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将敞开企业资源,为学校提供丰富的项目案例实训平台,让学生能在贴近真实的场景中提升实践能力;选派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与管理人才担任产业导师,走进校园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把行业前沿知识实战经验融入课堂;结合学校“三院、三师、三家”机制,共同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行业需求定制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职业指引与发展机会


他特别提到建经咨询正积极拓展咨询服务的内涵与边界,将健康、文化等元素融入发展规划,这与贵校打造特色生态、培养全面人才的理念高度契合。未来,我们可在课程开发、项目研究等方面深入联动,让人才培养既扎根行业实际,又兼具多元视野


黄志挺董事长表示,企业的“建功立业,经世济民”使命与学校“励学力行,善建筑成”的校训,在精神内核上高度共鸣。相信通过双方的真诚协作,定能探索出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教融合之路,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36.jpg

(三)顾问何辉发言


何辉顾问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从专业角度对校企合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指出,当前校企合作存在“表面化、短期化”等问题,要实现深度融合,需建立“互利共赢、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


何辉顾问建议一是要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红利,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生产场景转化为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提升技能;二是要聚焦教师能力提升,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参与项目管理和技术研发,把行业经验转化为教学能力,同时吸引企业专家进校授课,优化师资结构三是要注重成果转化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教学成果奖,编写特色教材,将合作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推广,提升双方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他强调,校企合作的核心是“育人”,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培养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40.jpg

四、合作洽谈:

凝聚共识,明确合作路径

在合作洽谈环节,双方领导围绕产教融合的核心目标,结合各自优势与发展需求,就合作方向、模式及长效机制展开深入交流,形成了多项重要共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校方视角:

以融合促发展,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


校方领导立足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学校发展实际,强调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打破教育与产业的壁垒实现资源互通与价值共生


校方提出,职业教育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企业的实战经验、技术标准学校的教育体系深度融合,让教学内容更贴近产业需求、实践环节更贴合岗位要求。同时,需注重教师队伍双师型”建设,通过与企业的深度互动,提升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行业发展同频


此外,校方强调,合作应立足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内蒙古在建筑、新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的特色,共同探索服务地方经济的路径,将学校的人才优势与企业的项目资源结合,在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合力,实现“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047.jpg

(二)企业视角:

以协同育人才,打造行业发展新动能

建经咨询基于自身在工程咨询领域的深耕经验与资源优势,提出校企合作应聚焦“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以长期主义视角推动合作落地。


公司表示,将开放自身在项目案例、技术平台、行业资源等方面的积累,为学校提供真实的产业场景与教学素材,助力学校将行业前沿知识、实战经验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更早接触行业实际需求。同时,公司愿以自身“六化”战略为基础,与学校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践、兼具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公司强调,合作需建立动态协同机制,根据行业发展双方需求及时调整合作内容,确保合作实效。通过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参与标准制定等方式,将合作从人才培养延伸至行业服务与创新,共同提升在建筑领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微信图片_20250731145120.jpg


(三)共识总结:

聚焦四大方向,夯实合作根基



经过深入交流,双方在以下核心方向达成共识:第一,人才培养协同。以“实践导向”为核心,整合双方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项目案例、技术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做”一体化,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第二,资源开放共享企业开放项目案例库、实训基地、技术平台等资源,学校开放教学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为合作提供坚实支撑;第三,技术与科研联动。围绕建筑行业前沿领域(如绿色建造、数字建筑、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联合开展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服务行业创新与区域发展;第四,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评估合作成效,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合作内容,确保合作持续深入、务实高效,打造校企合作的标杆模式


双方一致认为,此次洽谈为合作明确了方向,后续将以务实举措推动共识落地,真正实现“校企协同、共生共荣”的合作目标。

五、签约仪式:

校企文化互融、增值共赢,合作真正做到实体化可持续

在双方就合作方向、模式及长效机制达成广泛共识后,活动正式进入签约环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银花与建经咨询常务副总经理伍亨宇作为双方代表,共同上台签署合作协议。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范志忠、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挺及在场所有领导,一同见证了这一意义深远的时刻,标志着校企携手共进的全新征程正式启航。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537.jpg

六、校企合作深化路径:

协同共进,赋能建筑行业新发展

双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核心,全面落实合作共识,围绕四大方推动合作落地见效,打造产教融合标杆模式。

(一)人才培养协同

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将深度推进“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双轮驱动。企业高管将加入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高职本科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聚焦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明确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通过定向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机制,同时推动教师赴企实践锻炼与企业导师进校授课双向联动,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二)思成创新学院

创新载体打造方面双方将共建思成创新学院。通过研究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建立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水平。双方将通过联合开发课程,把新技术、新理念、跨学科、跨文化等学习内容融入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专业育人为主线,全面强化通识教育筑基作用、深化专业教育核心内涵、实化实训实践育人效能

(三)资源与科研共建

在资源整合与科研创新方面,双方将共建共享核心资源,助力教育与产业协同升级。企业开放项目案例库、实训基地及技术平台,学校输出教学科研与人才优势,联合开发情境化课程“活页式”教材,将企业岗位标准、典型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同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包括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中心、绿色建筑节能中心、“算量工厂”等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依托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教师提供创新实践载体,围绕绿色建造、数字建筑等前沿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

(四)育人模式与国际视野拓展

在育人模式与国际视野拓展方面,合作将延伸至“全人化书院制”与国际交流领域。借鉴企业“天真书院”经验,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开设“工程哲学”等课程,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全球视野;同时,依托企业国际业务优势,搭建“一带一路”工程咨询教育平台,推动中德“双元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联合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输出中国建筑标准与技术经验,助力职教出海与全球建筑人才培养。

为确保合作长效推进,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评估合作成效,量化横向课题、社会培训等指标,动态调整合作内容,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545.jpg


七、方厅水院参观:

实地探访,体悟建筑匠心与协同智慧

次日,建经咨询董事长黄志挺、常务副总经理伍亨宇、顾问李斌等领导,陪同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范志忠、副校长银花等一行,参观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核心地标 —— 方厅水院。这座横跨沪苏浙两省一市的标志性建筑,以 “四角方厅、十字水院” 的创新形制,将江南水乡的诗意现代建筑的科技感巧妙融合,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554.jpg

在讲解员引导下,代表团沿中轴线依次参观了沪苏浙皖四省主题展馆上海馆“摩登海派”为主题,通过圩洲水景与红砖坐墙的空间叙事,展现了城市更新与历史文脉的共生。江苏馆则以“诗性园林”为设计语言,将苏州园林的叠石理水手法与低碳建材结合,室内通过全息投影还原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场景。浙江馆“湖光山色”主题空间中,代表团驻足观赏了动态数字长卷《富春山居图》,沉浸式体验浙江“千万工程”的生态治理成果。安徽馆“水墨松石”展区,通过徽派建筑构件与光伏玻璃的跨界组合,呈现了传统工艺与绿色技术的融合创新。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557.jpg

方厅水院的跨区域的钢结构廊桥串联起各区域展馆,不仅实现了空间上无缝联通,更以建筑技术的创新彰显了区域协同的深层理念。双方领导从上海馆出发,沿钢结构廊桥缓缓前行,只见廊桥以精准的力学设计精湛的焊接工艺搭建,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线条美感,又融入现代工程技术的稳固性,漫步其上可清晰感受跨区域空间的自然过渡。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02.jpg

(一)方厅水院介绍


建经咨询驻地项目负责人胡川川、楼海杰详细介绍了现场项目管理情况。2023年,建经咨询经公开竞标,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方厅水院项目投资监理服务商建经咨询“四披精神”滋养了公司的文化,涵养了员工的性情。在工作中,项目团队秉持“披肝沥胆”的精神,忠于职守,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中。项目团队“披星戴月”,不辞辛劳,与项目相关方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项目从工可、设计、施工到竣工等各阶段的无缝对接和高效执行。项目团队以“披波斩浪”的勇气,不断进取,从容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和变化,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项目团队以“披荆斩棘”的决心,攻坚克难,顽强地面对挑战和困难,通过优化设计、风险控制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寻求解决方案,努力实现项目投资控制的整体目标。公司依托品牌、人才和资源优势,全面发挥工程法律、设计优化、投资管控及项目风险控制全过程咨询专业特长,遵循“精益、敏捷、强韧、融合、感恩”的十字方针,以最高的专业标准和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业主提供全方位、专业、精准的咨询服务,确保每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水乡客厅,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方厅水院依托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采用“商务会展+文旅休闲+生态保护”的复合发展模式,重构“会、展、游、憩”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生活场景,打造长三角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专业会展等核心功能,成为集文化交流、产业赋能、生态体验于一体多维空间载体长三角综合展示窗口,尽显生态之美,实现了工作与休闲、科学与灵感的完美融合。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06.jpg

(二)建经力量

原点之上:

构筑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建筑典范


方厅水院选址于 “长三角原点”,以太浦河交汇点为核心,总建筑面积 10.4 万平方米(地上 6.7 万平方米)。项目采用四合院形制,取 “方厅” 天圆地方之意,融 “水院” 江南灵韵,通过水系廊道串联沪苏浙三地岸线,以青砖黛瓦现代功能空间融合,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生态体验的公共空间。

建筑设计上,方厅水院江南水乡元素现代美学巧妙融合。三座跨河廊桥借鉴宋代斗拱工艺,结合现代钢结构焊接技术,无螺栓全焊接的构造既保障结构稳固,又彰显中式建筑的艺术美感,成为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结合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11.jpg

制度创新:

突破跨域建设的机制壁垒

作为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面临审批流程复杂、标准不一的难题。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统筹下,创新 “六位一体” 审批模式,通过联合审图、互认审批结果、容缺受理等机制,实现立项、审查、招标、审批、监管、验收全流程一体化


建经咨询深度参与这一创新实践。团队系统研究三地政策差异。长新公司牵头重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为跨区域建设中工程造价管控新模式落地提供支撑。目前,该创新成果已由长新公司组织推广至示范区其他跨域项目,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样本。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16.jpg

绿色赋能:

树立近零碳建筑新标杆

秉承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方厅水院集成国家近零能耗、绿建三星等设计标准,运用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水源热泵机房、智能微电网等技术,力求实现运营期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打造国内节能减碳示范项目


在此过程中,建经咨询发挥专业优势,在保障低碳目标的同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助力项目成为绿色建筑典范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21.jpg

功能聚合: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平台

方厅水院 “长三角原点”为核心 IP,定位高端会务会展,配套商业及文体旅服务,融合文化、科创、公共服务等多元功能,推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落成后,实现 “一刻钟通达沪苏浙”,不仅成为展示长三角一体化成果的窗口,更为三地居民提供共享滨水空间,促进跨域要素流动与公共服务一体化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26.jpg

全程护航:

彰显专业服务实力

自项目启动至竣工,建经咨询全程深度参与。方厅水院的顺利落成,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见证了建经咨询的专业实力。未来,公司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耕工程造价咨询领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30.jpg

参观尾声,双方领导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太浦河风光。远处,华为研发中心、浙江大学智慧绿洲等创新载体与湖荡水网交相辉映,构成“城水共生”的未来图景。此次参观,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一行深刻感受到长三角在空间治理上的突破,更在生态教育、跨区域科研合作等领域获得了创新思路的启发,而这些鲜活的实践与理念,也为双方接下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探索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路径提供了生动参照。

微信图片_20250731151633.jpg

八、结语

匠士长成担社稷,职教功成耀北疆。此次校企合作签约,恰似“春风化雨润无声”,将教育的甘霖播撒在建筑产业的沃土上。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以69年职教积淀为根,建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二十余载行业智慧为翼,在“同舟共济扬帆起”的协作中,正书写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时代篇章。


定向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的精准育才,到绿色建筑节能中心的技术攻坚,从“一带一路”工程咨询平台的国际布局,到“双元制”人才基地的模式创新,每一项举措皆如“大匠运斤”,将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密榫卯。未来,当算量工厂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广厦,“天真书院”的人文滋养培育出国际视野,这场跨越校园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必将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国范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建功立业,经世济民”的企业使命与“励学力行,善建筑成”的校训指引下,双方将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的新赛道上勇立潮头。相信在双方的携手下,这片沃土上必将成长起更多懂技术、善实践、有情怀建筑人才,他们将带着校企共育的印记,扎根北疆、走向世界,让 “建经匠心”  “职教底蕴” 共同铸就建筑行业的明日辉煌,让产教融合的硕果在祖国大地上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