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经简介 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 骨干团队 资质荣誉
数字中心 法律咨询 建经设计 研究中心 建经产学研 援外咨询
建经新闻 党建廉洁 社会公益 喜报 红鹰&蓝鲸训练营
设计咨询 投资咨询 招标代理 造价咨询 全过程咨询 工程监理 国际咨询
房建工程 公路工程 市政公用 轨道交通 机场建设 水利工程 能源项目 水运工程 双碳咨询
招标公告 中标公示
业务咨询 人才招聘
建经动态

建经动态

JIANJING DYNAMIC

建经新闻 党建廉洁 社会公益 喜报 红鹰&蓝鲸训练营
建经观点丨零碳园区实施路径探索与案例分享
时间:2023-08-11

      园区是产业和企业聚集的主要场所,由多样化的功能单元相互配合组成完整生态系统,存在工业、商业、建筑、物流交通等多种业态。为维持园区生态系统正常运行,园区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随之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园区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下,园区的温室气体控制将是我国“双碳”战略的关键靶点。

      一、 零碳园区的定义

      ISC(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将低碳园区定义为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前提下,以系统产生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产出,以实现土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总量作为核心管理目标的园区系统。

  1.png

                                                                                                         (图源:《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

      聚焦到碳排放目标,低碳园区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而零碳园区是以净零排放为目标,也可称为碳中和园区或净零排放园区。目前世界范围对零碳园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理想化的观点认为零碳园区是指在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内,多方主体协同产业生态链,依托负碳科技、碳资产交易和数字化运维等手段,实现园区内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实际应用场景中,考虑到规划期碳排放难以准确统计、建设期碳排放无法避免等情况,实现运营期净零排放也可被视为零碳园区。

2.png

      二、零碳园区实施路径

      随着3060目标的深入推进,全国范围内,各类零碳园区实践不断落地,动态中优化经验总结,形成标杆模式。总结国内外项目经验,园区层面的实施路径主要有零碳规划、零碳生产和零碳管理三个方面。

3.png

      1、零碳规划

4.png

      (1)建筑规划

      提高绿色建筑比例,新建建筑按绿建标准开展建设运营,既有建筑推进绿色节能改造。积极应用节能技术,设计高能效、低排放低碳、零碳建筑。

      (2)交通规划

      加强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充足电动汽车充电站。园区内部建立绿色交通体系,配备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摆渡车、共享单车等,由园区统一运营和管理。

     (3)产业规划

    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园区产业规划:

    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产业集聚区。

    改造传统产业。推动园区企业利用低碳设备、低碳技术及低碳材料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实现园区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

    引进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大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引进力度,从源头筑起绿色低碳发展屏障。

   (4)能源规划

      因地制宜设置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等新能源装置。有条件的园区可建设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配备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

     (5)碳汇规划

      保有足量内部绿地,优先选用高碳汇贡献植物。部分建筑外墙可种植悬挂藻类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2、零碳生产

5.png

      (1)能源利用

      组织企业实施节能减排,优化用能结构,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鼓励企业建设光伏、光热、地源热泵和智能微电网,适用时可采用风能、生物质能等。督促企业提高生产过程中能源产出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2)资源利用

      敦促企业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和中水回用。引导企业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有毒有害废物的产生。指导并督促企业充分回收利用余热资源、废气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3)技术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督促企业积极进行产线技术升级,提高生产过程能源效率和生产设备电气化水平。鼓励企业引进低碳、负碳技术,在生产端直接进行碳吸收。

      (4)产业升级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推进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发展信息服务、咨询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和生产性支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绿色化指数。

      (5)污染治理

      建立小微产废企业集中收运体系,垃圾集中收储、分拣和处置。废弃物协同处置,废水废气“零直排”,不能循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按照要求规范处理。

       3、零碳管理

6.png

      (1)数字化管理

      构建园区数智操作平台,全面感知监测碳元素生成和消减过程。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碳中和措施,用智慧化管理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

      (2)碳排放管理

      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和监测系统并常态应用,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与考核制度,并对主要碳排放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定期监测审核碳排放目标指标,开展碳评估。

      (3)碳资产管理

      督促控排企业按规定履约。鼓励企业、个人自愿购买碳信用,投资碳汇等负碳项目,参与社会减碳事业。

      三、零碳园区规划实践案例分享

      近期,我司对某市一规划物流园区进行零碳策划,服务内容为零碳园区创建及绿色金融咨询,在此分享给大家。

1、低碳园区创建

本项目为占地约600亩的物流园区(无冷链),结合项目内容和土地要素禀赋,我方从零碳规划、零碳物流和零碳管理三个角度策划该园区。

7.JPG

零碳规划

由于本项目为物流园区,产业与碳汇规划空间不大,因此主要从建筑、能源和规划角度入手。考虑项目实际情况,本次策划尽量选取对整体成本影响较小的策略。

8.png

零碳物流

本项目园区确定为物流园区,其主要生产活动为物流相关,因此我方主要针对零碳物流进行策划。

9.JPG

10.JPG

零碳管理

物流园区产业活动单一,高效调度对降低碳排放卓著,尤为适合在园区层面运用一体化管理平台。最后,无法降低的碳排放可以通过购入或开发碳资产进行抵消,达到园区层面近零排放。

      2、绿色金融

在完成零碳园区策划后,我方还为本项目提供了绿色金融前期咨询,对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和渠道进行调研,分析绿色金融产品适用性并明确相应的申报路径。

13.png

四、结语

园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元,物理边界清晰,所有权明晰,运营和管理生态已经逐步建立,是“双碳”战略的最佳落脚点。零碳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应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融入零碳理念,以节能、减排、碳汇、负碳技术为先锋,以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化手段为支撑,抓住碳排放的重点领域,通过能源绿色化转型、产业低碳化发展、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的“碳中和”。